出版报价分两种。

    一种是买断,确定好要购买的版权内容及时长,给一个定死的成交价,就可以在合同范围内自由履行权利。

    另一种则是分成,书价x版税x首印印数=稿酬,难的是这三者分别给怎样的数字,便宜的能到手几千,价格高的如果不断加印,几十万也好赚,差别在于被报价方在质量、名气等附加价值上的含金量。

    除非畅销书,大多数作品并不会加印,许多希望获得更多收入的新人作者便会在权衡利弊之下选择买断。

    杜以宁一觉睡到了下午,方同那边闲着也是闲着,让组员们都看完《无聊的石头》后开了个会,讨论了下给“好看漫画”的出版报价。

    眼见快到下班时间了,他也不想下班路上还要分心聊工作,便直接把两份报价都开门见山地说了。

    尽管《无聊的漫画》是由网站官方定制,质量和宣传可以保证,但之前几年所有出版作品都不是这个方向,相当于没有固定粉丝和出版经验。

    两相调整之下,买断的话,他们愿意出价到六万,分成则是8个点、6000首印,单册定价直接在网站原定价的基础上加20,也就是49元。

    拒绝出版是没可能了,但既然对方给出了两种报价,她完全可以让损失最小化,选价格最低的那个啊!

    杜以宁不懂对方说的什么“版税”、“买断”,直接上网搜了下稿酬的计算方式,发现如果选分成,自己到手大概只有两万多,一下子就比买断少了一半还多。

    根据系统汇率换算一下,也就是说,她可以少被坑三十多万!

    杜以宁眼睛瞬间亮了,立马回复:[分成!]

    看到消息,方同意料之中地耸耸肩,遗憾叹气。

    虽然听说“好看漫画”已经快倒闭了,不过端看闫建虎那个天价稿酬,显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。

    他并不觉得请区区六万的报价就能让对方“见钱眼开”地放弃版权,之所以仍准备了买断报价,只是抱了些侥幸心理,想着万一他们对订阅数据不是很看好,觉得能回点本是点本,又万一他们放弃儿插这个领域,正好急着甩手。

    可事实证明,他能发现这本漫画的优质,对方也不是个傻的。

    方同回复:[好的。那我让法务部同事把合同准备一下,等会发给您。有问题可以提,我们可以再讨论一下,没有问题的话就请您在需要签名的地方都签上名字。一式两份,签好名寄给我们盖章。]

    杜以宁表示同意。

    《无聊的石头》版权事宜便这样敲定了下来。